Administrator 3 weeks ago
parent
commit
e1f364f5e5
  1. 30
      zhangbo/第七天学习笔记.txt
  2. 45
      zhangbo/第七天股票学习笔记.txt

30
zhangbo/第七天学习笔记.txt

@ -0,0 +1,30 @@
REST与RESTful架构学习总结
REST是一组架构约束和原则,RESTful则是符合这些约束的架构风格,核心是利用Web现有标准实现高效、可扩展的资源交互。
一、核心概念梳理
1. REST本质:并非新技术,而是基于HTTP等Web标准的架构原则集合,由HTTP规范编写者Roy Fielding在博士论文中提出,目标是构建功能强、性能优、易通信的网络应用架构。
2. RESTful定义:遵循REST约束(如统一接口、无状态通信等)的架构即为RESTful架构,核心围绕“资源”展开交互。
二、关键核心原则(围绕资源展开)
1. 资源与URI:唯一标识资源
资源:任何需被引用的事物(实体或抽象概念,如用户信息、订单、优惠套餐),需通过唯一URI标识。
URI设计技巧:用_/-提升可读性,/表示层级关系,?过滤资源,,/;表示同级关系;URI仅表资源名称,不包含操作(如避免/getUser/1这类格式)。
2. 统一资源接口:标准化操作
采用HTTP标准方法(GET、POST、PUT、DELETE)操作资源,遵循方法语义:
GET:安全且幂等,用于获取资源;
POST:不安全且不幂等,用于创建资源、部分更新等;
PUT:不安全但幂等,用于客户端指定URI创建或全量更新资源;
DELETE:不安全但幂等,用于删除资源。
配套HTTP状态码(如200成功、201创建、404未找到)实现语义化通信,避免依赖响应体传递错误信息。
3. 资源的表述:多格式交互
客户端获取的是资源的“表述”(非资源本身),支持多种格式(JSON、XML、HTML等)。
通过HTTP内容协商:客户端用Accept头指定格式,服务端用Content-Type头返回实际格式;不支持的格式返回406状态码。
不建议在URI中带版本号或格式后缀(如.json),优先用请求头区分。
4. 资源的链接:超媒体引导
核心特性“超媒体即应用状态引擎”,通过表述中的链接(如响应头Link、响应体url字段)引导客户端交互,提升资源连通性,而非仅关注URI设计。
5. 状态的转移:无状态通信
服务端不保存客户端应用状态,每次请求需包含所有处理信息(无状态通信);客户端维护应用状态,服务端维护资源状态。
应用状态通过服务端提供的超媒体链接实现转移,客户端无需依赖固定服务端节点,提升扩展性。

45
zhangbo/第七天股票学习笔记.txt

@ -0,0 +1,45 @@
学习总结
AI雷达是通过“天轨(蓝色,多方主力价格控制线)”与“地轨(黄色,空方主力价格控制线)”,结合K线形态判断个股底部启动与上涨趋势的工具,核心围绕“阴线下跌特征+关键阳线信号+轨道趋势”展开分析,以下是具体总结。
一、AI雷达核心逻辑与信号体系
1. 核心定义:天轨与地轨
天轨(蓝色):代表做多主力对价格空间的控制线,上涨阶段天轨由平转朝上是趋势强化的关键信号。
地轨(黄色):代表做空主力对价格空间的控制线,底部阶段地轨朝上或天地轨走平,是空方无力打压的标志。
2. 核心信号:分阶段判断
(1)底部启动信号(3个前提+2根关键阳线)
需先满足3个前提条件,再通过2根阳线确认底部:
前提条件(需同时满足)
1. 定位个股“阴线下跌区域”,作为分析基础。
2. 此轮连续下跌的阴线数量,多于上一波下跌的阴线数量(空方释放更充分)。
3. 此轮阴线的最低价,低于上一波阴线的最低价(创短期新低,底部更明确)。
4. 地轨呈朝上趋势,或天地轨整体走平(空方力量衰减,多方开始蓄力)。
关键阳线识别(按顺序)
1. 试盘阳线:满足前提后,阴线后的第一根阳线,作用是主力试探市场承接力。
2. 启动阳线:试盘阳线后的第二根阳线,意义是底部确认完成,可低吸布局。
(2)上涨趋势强化信号:金刚一击
触发条件:上涨过程中,天轨线由“平”转为“朝上”。
对应K线:天轨转向时的阳线(又称“拉升阳线”)。
核心意义:多方主力正式发力,上涨进入加速阶段,趋势稳定性强,可持有或加仓。
二、当前功能的待完善方向
AI雷达在信号识别上有明确框架,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3个关键痛点,需补充完善:
1. 缺乏明确的止损信号定义
问题:当前仅定义“启动信号”和“趋势强化信号”,未说明“信号失效后的应对方案”。例如,满足底部启动条件(出现启动阳线)后,股价未上涨反而跌破地轨,此时无明确止损点位或退出规则,易导致投资者被套。
完善需求:需补充“止损触发条件”(如跌破地轨多少幅度、连续跌破几日)和“止损点位设置”(如以启动阳线最低价为止损线、或以地轨线作为动态止损线)。
2. 震荡行情中的信号筛选机制缺失
问题:震荡行情中,天地轨易频繁交叉,连续阴线数量、最低价的“对比基准”(上一波下跌)难以界定,易产生大量虚假启动信号(如出现试盘/启动阳线后,股价仍在区间内震荡,未形成有效上涨)。
完善需求:需增加“震荡行情过滤条件”,例如:
限定“上一波下跌”的时间范围(如近10个交易日内的下跌波段),避免基准模糊;
要求启动阳线的成交量需大于前5日平均成交量(验证多方力量真实性);
天地轨交叉次数超过阈值(如3日内交叉2次)时,暂时屏蔽启动信号。
3. 不同风格个股的适配性不足
问题:当前信号规则未区分个股类型,小盘股(波动大、主力控盘度高)、大盘股(波动小、资金分歧大)、成长股(趋势性强)、蓝筹股(震荡为主)的“天地轨信号有效性”可能存在差异。例如,小盘股的“金刚一击”涨幅可能更快,但持续性差;蓝筹股的天轨转向可能更缓慢,信号滞后性强。
完善需求:需针对不同风格个股优化参数,例如:
对小盘股,可缩短“连续阴线数量对比”的周期(如近5日vs近3日),对大盘股则延长周期(如近20日vs近10日);
对成长股,可降低“金刚一击”的成交量要求(趋势延续性强),对蓝筹股则提高成交量要求(需更强资金推动)。
三、应用总结
AI雷达的核心价值是“将主力控盘的价格逻辑,转化为可量化的轨道+K线信号”,适合在“明确趋势行情”中判断底部启动与趋势强化,但需结合待完善的止损、筛选、适配规则,才能降低实际操作中的风险。实际使用时,建议先通过历史数据(如中国宝安的底部案例)验证信号有效性,再结合个股风格调整参数,避免单一依赖信号决策。
Loading…
Cancel
Save